发布时间:2021-05-05源自:日本旅游攻略作者:木星旅游阅读( )
到富士山是个晴天,非常幸运。因为如果阴天或者下雨,富士山被云雾遮挡就看不到了。不过我们去的时候没有先在远处拍富士山全景(那景致壮观极了,就像一座高耸入天的神山!其实它也只有3776米高,比起我们喜玛拉雅8000多米的高度来,简直算不得什么。可是日本平原地势低,东京的海拔高度在水平线以下,就把一座富士山衬托得巍峨崇高,远处看上去真的就像通天的山,难怪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它是那么神圣),回来的时候已被云层遮住,留下了一点遗憾。
富士山屹立在本州岛的东南海岸,跨静冈,山梨两县,距东京80公里,是日本第一高峰,也是日本国的象征。它的名字来自日本少数民族阿依努族的语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这是一座比较年轻的休眠状火山,至今还不时传来隆隆的轰响,据记载,自公元781年以来,富士山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1707年12月,当时喷出的岩浆岩淹没了两座较老的火山,形成了现在的锥形巨峰。近300年来该地区不时有地震发生,表明它还处于活动期中。
富士山的美在于它圆锥体的外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形状都是一样的,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来赞美它。它的形成约有 1 万年,是典型的层状火山,基底为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初,火山熔岩冲破第三纪地层,喷发堆积形成山体,后经多次喷发,喷发物层层堆积,成为锥状成层火山。它由剑锋、白山岳、大日岳、伊豆岳、驹岳、成就岳、三岳和久须志岳等“富士八峰”组成,在这“八瓣芙蓉”环聚的山顶,有直径约800米、深约200米的巨大火山口。由于火山口的喷发,山麓处形成无数山洞,有的山洞至今仍有喷气现象。最美的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结满了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这罕见奇观被称为“万年雪”。
富士山有4个主要的登山口,分别为富士宫口、须走口、御殿场口、富士吉田(河口湖)口,我们走的好像是富士吉田线。先在游客中心看了一段电影,还有其他图片资料介绍,看到迄今为止登顶年纪最大的是一位百岁老人。富士山的登山路程,按习惯划分为十合,即十个阶段。由山脚到半山腰为五合目,这一段是可以开车上来的。由此向上至六合目、七合目,直到山顶的十合目,就必须徒步攀登了。登富士山最好的时节就是我们去的七八月份,太早气温过低,九月下旬山顶又开始积雪,因此九月后便封山,禁止游客攀登了。
我们是走到半山腰的,这一段盘山路坡度并不大,成群结队的人们或列队前行,过结伴说笑同行,更有顽皮的孩子前前后后嬉戏打闹,不像是登山,倒像是一家人逛马路。我们还遇到一群坐着马车上山的孩子,他们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问好。富士山有植物2000余种,垂直分布明显,海拔500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林,500~2000米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000~2600米为寒温带针叶林,2600米以上为高山矮曲林带,自海拔2900米到山顶均为火山熔岩或火山砂覆盖,是一片既无树木又无泉水的荒凉地带,山顶终年积雪。一年当中,它有一半时间笼罩在朦胧的云雾里,像一个娇羞的少女披着一层又薄又轻的白纱;在空气干燥的秋冬两季,它却一览无遗。在我们登山的路上,富士山顶也是时隐时现,有时山雾袭来,人都被那薄纱似的云雾裹挟,但大多数时间可以看到峰顶。只是从山道上拍富士峰顶,全没有了在远处眺望全景时的雄奇巍峨。
登山的路并不是柏油路面,而是黑色的煤渣状物体,想必就是火山砂了。它们有梨核大小,踩上去不陷脚,却能很快地将雨水渗滤下去,且没有灰尘。我拣了几块藏起来留作纪念。之所以要“藏”,是觉得也许它是不被允许的,要是每个游客都拣几块……呵呵,汗一个。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五合目处,这里海拔已高达2305米。它既是徒步登山的起点,也是富士山上最热闹繁华的地方。有商店、饭店、旅馆等各种旅游服务设施,有可供拍照的标志和观景台,还有一间小邮局引起了众人的兴趣。我们在这里买了明信片,并请营业员加盖了邮戳。在徒步登山口处合影留念后,本来就准备“打道回府”了,毕竟老妈妈已是八十高龄的人了。可是大家都还意犹未尽,连老妈都说不觉得累,于是向上又走了一程,才下山到了山中湖。
富士山不仅是日本的象征、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岳”,它及周边景点构成了日本的黄金旅游地带,辟为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在富士山北麓有5 个堰塞湖,由东而西分别为山中湖、河口湖、西湖、精进湖和木栖湖,海拔都在820米以上,人称“富士五湖”。我们所到的山中湖最大,面积6.75平方千米,海拔982米,在日本的高山湖泊中排第3位。由于它的湖岸如同一双卧牛,又称卧牛湖。湖畔坡度平缓,绿草如茵,湖面阔大,波光粼粼,有黑白天鹅在水上游弋。我们拾到一支洁白的天鹅羽毛,漂亮极了。湖畔有座高1104米的大山,据说山顶有座一流的“富士旅馆”,向入住者特别约定:倘入住旅馆超过1分钟看不见富士山,为表歉意立即退回住房费。
从富士山回到市区,我们在家附近的一个回转寿司店(后来又去过多次,可日文的店名怎么也记不住)吃了日本寿司。别看小店不大,来的人不少,我们得在门口坐等候餐。不过这种回转寿司属快餐性质,很快就轮到我们了。
围绕着店中央不停运转的传送带的,是一圈火车座席,传送带中心就是忙碌着的厨师们。坐席旁边有盛着沫茶(一种草绿色茶粉)的罐子,根据个人喜好在自己杯子里放上适量的沫茶,往自动开水龙头下一推,一杯香喷喷的沫茶就泡得了。(吃过几次寿司后发现,沫茶与寿司真是绝配,生鲜海味和芥末的腥辣,只有沫茶可解。)从传送带上拣自己喜欢的寿司取用,蘸上加了芥末膏的酱油,那用海苔裹着的饭团和上面的生鱼片,入口鲜香,真是美味!不过第一次吃千万记得,不可加太多芥末,吃的时候别吸气,否则就会像我,被芥末呛得涕泪交流,呵呵。
在日本,吃寿司大概就像我们在家吃桂林米粉,是最普通的大众食品(当然,后来我们也到很讲究的高档寿司店去吃过),一份(一碟)100日元,吃完了数盘子结账。第一次吃或许是新鲜,或许是登富士山累了,大家都吃了10碟左右(两个侄儿甚至吃了十五六碟),七个人吃完的盘子堆积如山,怪吓人的。后来最多也就七八碟一次/人,合人民币四五十元。不过说实在的,吃生鱼片(当然不止是鱼片,还有种类繁多的各色海鲜),我也只敢在日本吃,它们真的新鲜美味,吃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是在吃生东西的芥蒂。回国以后就不敢问津了,不知道为什么,那种生东西不能吃的排斥感不请自来,没办法。
(登富士山)
(富士山道上)
(2305米登山口)
(寿司店)
(沫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人员,经核实后会立即予以删除或更改。
上一篇:日本六日游【行程一】
下一篇:2009樱花季节日本游(四)
Copyright © 2018-2022 日本旅游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9075145号日本旅游指南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