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纪行-24
发布时间:2021-05-05源自:日本旅游攻略作者:木星旅游阅读(
)
等游行的队伍走完,下一步要去的地方就是观光信息中心,拿拉面博物馆的资料。唐人街立的路牌上指示观光中心并不远,因此决定溜达过去。看来横滨并不是个观光城市,一切都是工作和居住的气息,非常干净,绿化非常好,建筑并不新,但是维护的非常好。感觉住在横滨应该也很不错的。
观光信息中心在JR樱木町站,旁边就是港区未来21,远远就可以望见观光摩天轮和船帆形状的大楼,又一个日剧里面常见的场景。信息中心里面竟然有很多日本人在咨询,不过服务小姐的英文一样的讲的好。以前听说讲英文在日本行不通的情况迄今为止都没有遇到过。拉面博物馆放了宣传资料在这里,不过非常远,还要转车才能到达。于是决定先去逛逛MM21再去吃拉面。
据说这个地区是未来型都市的形态,但是也就是一个比较人性化一点的很复杂的综合街区,包括了从酒店到电影院到商场和美术馆的一切东西。很好的一点是,自动扶梯很多,走路不费体力。一个人逛街总是很傻的,只好往前一直走,走出整个建筑,竟然来到了海边。雨又开始下了,海面上一片迷蒙,远处的大桥和高楼都隐藏在雾中。往南应该就是太平洋了吧,宽阔的海洋啊,曾经站在太平洋不同的海岸眺望这片茫茫的大海,每次都会分辨一下中国在哪个方向,然后想起我一水之隔的家人,无比感慨。
拉面博物馆在新横滨车站,一听就知道是为了新干线开的车站。坐东横线过去要在菊名换JR横滨线才能到。感觉日本有些地名的汉字非常好听,比如东横线上的这个菊名,还有自由之丘,觉得背后一定有什么故事,并不是像港区或者上野中野这么不动脑筋的名字。从新横滨车站出来按照资料上的地图,几分钟就走到这个拉面博物馆了。看上去是一个仓库一样的建筑,虽然下雨,还是有不少人呢,买票进入,果然是一个大仓库,同台场一番街一样,仿日本旧街区的格局搭建而成两层街道和商铺,只是连天花板都画成蓝天白云,一个窗户都没有,看来是要让人在这里吃个天昏地暗。
博物馆自然也有资料介绍馆内各个不同的拉面馆,不过最管用的还是看哪个馆子排队的人多,就味道一定差不了。还好,不是所有的馆子门口都大排长龙,但是有一两家等的人确实不少,门口还体贴的挂了牌子,告诉你要等待大概多少分钟。我坚持要吃一个来自博多的拉面,九州名物,排了二十分钟的队,终于吃上了。味道非常好,尤其是白汤和一些小的配料,似乎跟以前吃的都有所不同。一碗面下肚,几乎要饱了,但是看见好多人又去另一家排队品尝,这才知道我犯了一个追悔莫及的错误,还是因为我忘记了日本是个体贴入微的社会。这里的拉面馆跟我以前吃的yoshi soba或者松屋一样,都是用自动售卖机的,顾客在排队的时候就可以买好,省时间也省人工。但是因为参观的人都是想多吃几家店的,所以每家馆子的招牌拉面都有一种迷你型号专供品尝,但是他们把这个迷你型号放在售卖机的下面几排,还没有英文的mini字样,日语也是假名,结果我刚才不幸错过,误点了一个大碗的。
哎呀呀,真是气死我了。这么大老远的坐车过来,怎么能一下子就吃饱呢。于是又吃了一个和歌山的一个北海道的mini型,面的材质好像都不同,味道也是各异。相比较下,还是比较喜欢北海道的,那个面好像是不同的麦种但是又不是荞麦,很特别,很好吃。再吃不下了,只能去二层参观拉面的展览和博物馆商店,从历史,制作方法到样品,各种各样的面真是太多了。你禁不住又要佩服日本人的钻研精神,方方面面甚连面都要不断发展至极至,另一方面,也说明日本人确实有这个金钱,时间,爱好和心情来建立或者参观这些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博物馆商店有很多跟拉面有关的东西,个人感觉很值得购买,送人自用两相宜。
再坐东横线回东京,已经是在东京的最后一夜了。来了七天,几乎走遍了东京市,也算是难得的经历。现在想起那些名字,还记得站台广播报站名的语气,拖着长长的尾音的西不呀~,西不呀~,车门一开人们就跨出来,或者是像发命令一样的新急库,车门一开,人们也急匆匆的跨出来,还有干脆圆润又有点高兴语气的的gin匝!gin匝!一切一切都历历在目,仿佛是上个月发生的事,但是又好像隔了很久远的年月。前去跟松下小姐告别,拥抱了又拥抱,竟然无话可说。
哦卡,松下小姐说,你已经去了很多地方了,比我还多呢。
是啊,好像一下都去过了,已经够了吧。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日本,或者来日本,不会再来东京了吧。
世界很大,还有好多地方可以看啊。
拖着每天奔波的疲惫身子,再一次在雨中走在中目黑的小坡路上。回酒店收拾行礼吧,明天早上就要飞往大阪。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人员,经核实后会立即予以删除或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