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日本旅游攻略游记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日本旅游指南 本文内容

东瀛纪行(十三)日本印象•琐屑杂记

发布时间:2021-05-03源自:日本旅游攻略作者:木星旅游阅读( )

一晃,在东京弟弟家住了20多天,很快就该回国了。该看的,该游的,该吃的,该玩的,都已经历过。想来,应当还有不少东西,是那些景点所无法涵括的,在此留下些琐屑的记录。


吃在日本 在日本,尤其是在东京这种国际化的大都市,吃的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日本各地的美食和世界各国的代表性菜肴,在这里都可以品尝到。我们吃过意大利餐、韩国料理、台湾料理,也吃过日本高档星级酒店的自助大餐,程序繁复、充满日式情调的“坐席”(正宗的日本料理,有点类似我们的“满汉全席”,每样有代表性的日本菜都让你尝到)和讲究色彩、造型和餐具搭配,颇具艺术观赏性的日式“定食”(有点像国内的套餐),当然吃得最多的还是寿司和各种海鲜刺身(中文意译为生鱼片,音译“沙西米” 罗马音sashimi),还有就是各式面条了。

说到吃面,这一点日中两国很相近,从南到北都吃面条且种类繁多,中国的许多特色做法如拉面、抻面、刀削面等,日本也有,横滨甚至有拉面博物馆,可以想见面食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我想吃面的人多,主要原因是可口、快当和价格相对便宜吧。出外游玩,要一份“定食”( 即配有荤素菜肴、米饭、咸菜、酱汤或清汤的套餐)至少也在1500日元左右,而一碗面几百日元最多1000日元就可以了。印象最深的是川崎La Cittadella购物中心顶楼食街的一家面馆,我们每次去都会在那里吃面,它的面有牛肉面、排骨面、龙虾面、乌冬面甚至担担面、炸酱面,不过仅只是配料不同罢了,味道都差不多少,比如炸酱面就是在其他面里搁点芝麻或花生酱罢了,不过还都挺好吃的。

我还注意到一种有意思的情况,在日本上饭馆,吃热食餐前上冰水(冬天也不例外),吃凉食则以热茶为餐前饮料。再有就是无论餐馆大小,筷子的外包装纸袋都设计得独具特色,值得收藏。另外日本餐馆桌上一般都装有服务铃,类似无线呼叫器,可以随时呼叫服务生。有的店还配有给长发客人绑头发用的束带,真想得够周到的。不过对日本颇有名气的荞麦面,我不是特别中意,主要是太素淡了,不知为什么荞麦面就要素吃(吃过几次都是素面,清汤寡水的)?

日本一些快餐性质的小餐馆,一般都在进门处设有自动售卖机,客人先在上面选好要吃的饭食(一般是定食或面条),投币后拿到餐券,交给服务员即可。有的快餐店还会有细致的口味要求问卷,你可以在上面勾选需要的口味,如要微辣、辣的还是不辣的,面条要软的、硬的还是软硬适中的,要不要放葱等等。这种用餐模式既能照顾各人不同的口味要求,又大大节省时间和人力,方便快捷。


  说到颇具艺术观赏性的日式“定食”,我的评价是中看不中吃,那造型、那摆设、那与餐具和谐搭配的色彩,真的让你看了赏心悦目,不过吃起来并不怎么样,看上去碟子碗钵一大堆,大多没什么吃头。呵呵,也许我们选的定食档次不够?

 日本的糖果点心不见得比国内种类多,但是做工精美,别具匠心,比如浅草的人形烧,川崎大师的久寿饼和喉糖,京都的“京果子”、多纳圈等。三妹回伦敦前,我们又到浅草去了一次,除了瓷器,她还买了一些糖果带回去,其中一种外包装为身着各式和服的日本小偶人的糖果,真的是十分可爱。

说到吃,在日本料理中有几样几乎是不能少的,那就是山葵泥(即芥末,日语称为wasabi)、沫茶、海苔、咖喱和酱汤。沫茶和芥末膏不用说了,吃寿司和生鱼片离不开它们,小侄儿回国吃不下饭,就一直嚷嚷着要“瓦萨比”。海苔更是最具日本饮食风味的元素,包饭团、做寿司、打汤弄菜,随处要用到。日本的盖浇饭也是很普遍的,如著名的 “天麸罗” (将虾、 墨鱼、 鲜鱼等及各种蔬菜裹上面粉后用油煎炸)盖饭和咖喱饭,弟妹在家自己做的咖喱饭就特别好吃。推荐大家可以到任何一家超市去买“咖喱料”(压制成块的现成咖喱料,二三百日元一盒,里边有像巧克力一样分成十几小格的咖喱料,用时掰下一两块,直接放入菜肴里遇水即化),味道正宗又方便食用。它一般按辛辣程度分为四五个等级,我喜欢最高等级的,因为日本料理的“辛”很温和,即使是“高辛”,其实也并不很辣。酱汤好像是日本料理中所有汤的统一配置,我不太喜欢,有时候喝点清汤更爽,搁了酱以后总觉得混混沌沌的。  

购物在日本 在日本购物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一来商业网点密集,二来商品极大丰富,三来服务一流。东京的银座得名于造币厂的所在地,它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齐名,都是世界著名的商业街,也是世界名牌商店最集中的旗舰店区。 在这里购物会有一种至尊的感觉,只是它的东西太贵了,我们也只是看看,买不起,所以也就提不起闲逛的兴趣。

好在这里的商业网点密集,在任何一个街区,购买日用物品都不必走太远的路。况且它各地物价相差不大(银座的东西贵是由于商品的档次高),无论是大厦顶楼的观光厅、高速公路的休息站、著名景点的纪念品店、大街小巷的自动贩卖机、各种24小时便利店、大型超市、商厦、乃至机场的免税店,除了有是否含5%消费税的差别之外,价格差距不是很明显。弟妹回国带的礼品,经常说是在机场临上飞机前买的。我们早被国内机场、海关高得离谱的物价吓怕了,本能地认为一定是高价被宰的。这次出来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在机场免税店买中华烟和资生堂的化妆品,折合人民币比国内还便宜。

这里遍布各居民区的超市都是相当规模的百货、副食品综合商场,凡日常生活的用品应有尽有。尤其是家居用品,事无巨细全部为你想到了,大到家具、床品,小到杯垫、挂钩、筷架,那些实用美观的小东西,细致入微,美不胜收,简直让你爱不释手。食品超市的东西鲜活、丰富,只是这里的蔬菜、水果价格不菲,液态奶制品却相当便宜。总之在日本,凡是需要手工劳作出产的东西就贵,而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线出产的东西就便宜。

除大型超市、24小时便利店之外,还有许多专营店,可以买到特殊需要的东西。比如弟妹就带我去过东京的中国副食品专卖店,那儿有别处买不到的花椒大料、豆腐乳、山西老陈醋、绍兴加饭酒甚至干米粉。

这里还有不少百元店,每样东西都是100日元,品种多得不得了,性价比相当高,像发卡、头饰、眼镜链、超好用的削皮器、带放大镜的长柄指甲刀(专剪脚趾甲的)等等,我买了不少带回来送人。

这里的化妆品大多是在药店出售的,这是因为它属于化学制品,须经国家医药卫生部门的质量检测。出售化妆品的营业员可以为你做皮肤测试,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建议。我发现在国内成套出售的资生堂化妆品在这里并没有卖(想必是专门针对国外市场的),因为它的每一种都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尤其是眼霜,都是单卖的。

这里购物的包装袋大都是纸质的,上面有店标和店址,图案设计考究,做工精美又实用环保。服务员还可根据你的用途进行包装,比如是带出远门的或是作礼品送人的,包装自然不同。

日本商业、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是一流的,它的任何商品(生鲜食品除外)都实行时限内的无条件退货,不需要你提供任何理由。进出任何一家店都会受到鞠躬欢迎和欢送,服务员脸上始终挂着真诚的微笑,你绝不会感到有人尾随身边喋喋不休的聒噪,但在你需要的时候,只要一声招呼,服务生会马上来到你的身边。在饭店里,服务生必定蹲在椅子边听你说话,而不会让你仰望着他点菜。在超市里碰到售货员上货或通行,她一定会一边退让一边说对不起,请你先行。呵呵,什么时候,让我们在国内也尝尝这当“上帝”的感觉?

日本的教育 日本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可就近入学,免费接受教育。他们很重视孩子的防灾害与变故教育、安全生存教育以及承受能力的训练。比如从一上学就要配备进行防灾害变故演习用的物品(防毒面罩、逃生用的绳索等),孩子要洗冷水澡(不仅为强健身体,也为了磨炼意志),要学习自己洗衣服、做饭等等。家长必须与学校密切配合,不仅入学、开学、毕业典礼必到,开运动会、搞活动等等也必须到。另外日本法律不允许未成年儿童离开监护人,把孩子独自放在家中是违法的,因此日本妇女婚后一般不再工作。

其实日中两国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属于精英教育的模式。尽管它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和“义务”程度比中国强,但是许多家长不能满足于官方公立学校的大众化教育,而纷纷在课余为自己的孩子“加码”,把他们送进补习和加强班性质的“私塾”。因此高水平的私立学校在日本的地位很高,连大学也不例外,如私立的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就是世界知名的高校。不过,由于目前日本的国立(国家主办)、公立(地方政府主办)大学只占大学总数的四分之一(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资料,目前日本共有659所大学,其中国立97所,公立75所,私立523所),为了能进入教育水准高、学费低廉且世界知名的国、公立大学(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学子们的入学竞争相当激烈。正因为如此,日本学生的升学压力一点也不亚于中国,从初中开始,就要为将来的高考开始竞争重点学校了。我的大侄儿考中学时,就同时报考了几所日本的重点中学(各校自己出题,学生自愿报考),结果成绩都不错,最终选择了筑波大学附属中学。

日本的环境——有序,有礼 知道日本地域之狭,人口密度之大,你就不能不为它的市容之整洁、社会之有序、环境之优美、生活之宁静而惊叹了。确实,日本是一个极其注重秩序和细节完美的民族,这种秩序和细致,已经被他们发挥到了极至。

日本的秩序体现在方方面面:街上行驶的车辆,路上奔走的行人,广告牌形制一致的街市,商店、饭馆、JR地铁月台、游乐场、超市等需要等候处的队列,滚动式电梯上的右侧站立,甚至一座座建筑、桥梁,一条条大小街道,就连公园里的花草树木……一切的一切都诠释着这两个字——秩序。

最能体现秩序的,还有精准到秒的电车时刻:每一部车的到发时刻都清楚地显示在电子牌上,说9:13到,你9:12还看不到车的影子。就在达到9:13的最后一刻,那风驰电掣的列车却从从容容地来了。同样,当你从一部电车下来换乘下一部车时,只要在发车时刻内赶到,绝对不会漏车。据说,坐电车上下班的日本人,就是按电车时刻表来安排生活起居的。只要计划好时间,肯定不会迟到。即使由于极特殊的原因出现电车误点,电车公司也会为你出具列车晚点原因函,以此作为你迟到的证明,非常人性化。

东京的繁华摩登和井井有条,环境的整洁宁静和社会的安定有序,让我们在赞叹精致严谨的日本文明的同时,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一切,来源于自觉遵循秩序,并懂得谦恭礼让的高素质的人。我看到和接触到的日本人中,绝大多数有大学学历,他们彬彬有礼,善解人意,特别是很多气质高雅、穿着得体的日本老人,尤其是女人,那一分优雅自信和谦恭内敛,让人肃然起敬。在这里,没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或者喧哗;高速路上即使堵车,也不会出现不按秩序抢路占道现象;街上不会有人乱穿马路,即使深夜也不会有车辆逆行或闯红灯;任何时候在小区的庭园、走廊上相遇,他们都会微笑问好,主动让路并请你先行;这里的街道永远是那么整洁如新,没有半点污渍;这里的车辆都擦得光可鉴人,连车轱辘都没有灰尘。还有这里的社会治安很好,在街上购物,你可以把不方便提携的随身物品放在街头的店门口,等逛完了回来拿上走人,绝不会被人顺手牵羊;有一次逛街突然发现三妹的双肩包拉链敞开着,钱夹子又一时找不见,以为一定是被偷了,结果在另一个夹层找到了,虚惊一场;在水户海滨公园,弟妹把装着巨款的钱夹忘在了租来的自行车筐里,最后还是找了回来,路不拾遗,绝非谬言。

这些,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从日本回来那天,在浦东机场办理入关手续时的喧闹,突然让我觉得恍若隔世——与此前20多天来渐渐习惯了的那个宁静环境。(即使是国航班机,也还是沿袭了那个所自国度的风习的。只不知何以在途中斯文平静的人们,一下了飞机就变了?)回到桂林,那个我一向引为骄傲的美丽清秀的小城,那个曾因率先实行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而让耳根清净的小城,那个让我有着睥睨繁华大都市喧嚣混乱与不便的自信的清静小城,我却看到了此前从未留意过的很多东西:即使清扫过的街道上,依然满是清扫不去的痰渍、污迹;公共场所的喧嚣、电影院放映期间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火车站、商场滚动电梯上没有秩序的人们;在通行路口、门口、过道和自行车道毫无顾忌聊天、漫步的人们;在十字路口、交通道上违规闯红灯、跨隔栏、开车全无规范的人们;在需要等待的场合没有排队习惯,且根本没有保持距离、尊重别人隐私意识的人们……这一切曾经习以为常、见惯不怪的国人的素质,在我归来后又经过了一个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没法子,入乡随俗也罢,耳濡目染也好,这就是物质文明决定了的精神文明程度,没有人可以改变。但是从内心里,我会怀念那个安静的国度,那个有着世界上最大人口密度,却如此井然有序、宁静安详的国度……


(水户市夜晚灯火通明的小餐馆)


(韩国烧烤)


(日式定食)


(信州荞麦面,天麸罗)


(大侄儿的初中入学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人员,经核实后会立即予以删除或更改。

Copyright © 2018-2022 日本旅游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9075145号日本旅游指南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