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日本旅游攻略游记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日本旅游指南 本文内容

东瀛纪行(十四)日本,最摩登的现代 最传统的古典(全文完)

发布时间:2021-05-03源自:日本旅游攻略作者:木星旅游阅读( )

今天因为小弟家房屋的建筑商在入住三个月后进行例行回访,并对所有不满意的地方和出现的破损进行维修,所以没出去玩。上午去了健身房,下午写写东西。到东京后感觉真的进入了休假,人很闲在,心很宁静。这当然与环境有关,静谧,远离喧嚣和紧张;除了和家人,与国内的任何关系都基本中断——带出来的133手机没法用,在上海就打不出去,到日本后无法充电(这里是110v,和国内不一样),连当钟表用的功能都废止了。闲来无事,翻看了一些有关日本的书籍,结合自己此行所见所闻的切身体验,谈谈对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些看法。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

日本,是一个令人欲说还休的国度,有旅行家评论她是“最摩登的现代,最传统的古典”,深以为然。日本在世界上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其现代化程度居世界领先地位,这是凡到过日本的人们有目共睹的。但日本又是一个在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不惜血本的国家。它的历史远没有中国等文明古国长,但是它的国民对民族传统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它的传统节日,它的民族服饰等等,至今为一代又一代日本国民传承,仅此一点,就是许多文明史远比其久远的国家没有做到的。日本人视樱花为其国花,他们热爱它的灿烂,同时又赞美它的凋零。樱花的生命短暂,日本有民谚说“樱花7日”,即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只有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它之被尊为国花,不仅因其妩媚娇艳,更有它经历短暂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 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决绝干脆,因而被尊为日本精神。所谓“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便死,也该果断离去。


   敏感的心理特征

日本在中国的东边,称为“日出之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4个大岛和周围10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总面积为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日本是个狭长的国度,纬度从北纬24度到45度,北端到南端距离长达3000多公里,而从东到西却只有1个小时的车程。大多数日本人居住在中部最大的岛屿——本州岛上,坐落着首都东京的关东平原,面积只有1.6万平方公里,却是日本最发达的地区。从地理上说,日本是个年轻的国家,还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全国到处是火山(约200多座),其中活火山就有100多座,最高峰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日本位于“不安静的飘带”——环太平洋断裂带上,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发生,东京大约每60年就有一次大地震,这些“不定时的火药桶”和频繁的地震,造就了日本人敏感的心理特征。日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应变能力的训练,无论走到哪里,首先了解安防设施及安全通道的走向,成为他们近乎本能的习惯。

世界最长寿的国家

虽然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自然资源贫乏,但日本的经济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全世界的1/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经济大国。由于它变化多端的地形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被誉为极富自然美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6℅,有大小温泉1200余处。据日本政府总务省统计,截止2007年11月底,日本人口总数为1.2779亿人,其中男性约为6231万,女性约为6548万,65岁以上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5%。日本是世界最长寿的国家,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8年的最新统计结果,日本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9.19,居世界第三;女性平均寿命为85.99,居世界第一。 

日本的历史及其发展

日本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前,但直到第四世纪大和朝廷宣告成立,才奠定了日本的统一局面,今天的日本国基本上就是在大和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公元8世纪的史书《古事记》及《日本书记》记载,第一代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即位,那一天相当于目前的公历2月11日,为此将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大和国历经300多年,随后的1000多年在战乱中向前发展,虽于公元645年发生大化改革,确立了以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但武士阶级把持着实际控制权,诸侯割据引发了全国性连绵不断的内战。镰仓幕府,德川幕府等都是当时势力强大的武士集团,皇帝成了傀儡。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皇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制度,重组政府,引进土地改革和义务教育,推动一系列维新政策并通过新宪法,这就是著名的“明治维新”。从此日本由封建社会较为迅速地过渡为资本主义社会,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俄国,这是亚洲近代史上第一次由一个亚洲小国打败一个欧洲强国。随之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占领朝鲜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欲图在亚洲建立“大东亚”帝国,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日本的惨败。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几乎完全瘫痪,物资匮乏、粮食短缺、物价飞涨、黑市盛行。1946年出台的新宪法赋予日本人民更多的权利,天皇正式宣布放弃神权。经过重建经济,自1961年始,日本经济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196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法,次年超过德国,1979年接近一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一半,从而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拥有許多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在造船、炼钢、汽车制造、石油化工、造纸、化纤、精密机械、家用电器、数码产品、半导体、电力、电子计算机、液晶显示器、移动电话、网络通信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经历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及80年代的泡沫经济后,目前日本经济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大和族的集团意识

日本人种之谜至今是人类学的一个疑案,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日本人属于蒙古人种,因为不少婴儿的臀部上有称之为蒙古斑的青斑,另外十分之八的日本人是单眼皮并微呈浮肿,从泪腺到外眼角有一条叫“蒙古褶”的横线,这也是日本人属于蒙古人种的证明。而日本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公元3世纪前后,不堪秦朝统治的秦人纷纷东渡日本,方士徐福就是在那时带领大批童男童女乘船入海求仙,据传其到达地正是今天的日本。日本人中不少人相信此说法,把徐福奉为日本人的始祖,尽管这一观点缺乏确凿的证据。在世界人口大国中,日本无疑是种族构成最为纯粹,文化同质性最高的一个,在它1.27亿的人口中,99%是大和族人,只有少数朝鲜族、汉族的外国侨民以及唯一的少数民族阿依努人,人数不到2万并处于同化的边缘。这种单纯的民族构成在客观上加强了日本作为一个单一大家庭的日本集团主义意识。一位西方人形容日本人就像“一群小鱼秩序井然地朝一个方向游动,一块石子投入水中打乱了队形,它们就又转变方向成群向相反的方向游去。”这个比喻揭示了日本人强烈的合群意识,他们养成了明显的社会归属意识,首先把自己当成日本人,其次才是独立的个体。为了团体如家庭、公司或整个社会的利益而牺牲个人欲望的观念,普遍能被日本人接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战后短短的时间内,日本能迅速在废墟上崛起。

“大和精神”与秩序

日本有一句谚语:竖起的钉子必须给锤下去。日本人就是这样地生活着,在一个小岛上,人们拥挤地居住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为贵”这一孔子的主张,却被东邻的日本人牢牢地吸收并为己用,把“和”视为一切社会交往的首要原则,“大和精神”也成为日本民族的灵魂。几个日本人聚集在一起,便会根据某些准则如年龄、社会地位等在相互间排列名次,然后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他们的生活有严格的秩序和等级,每个人都要尽职尽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每个人都要向上级表示尊敬并无条件服从。日本人多礼,据统计,一个日本人一天要鞠近百个躬,从45度到60度,甚至90度,这是由于维持了一千多年的血缘集体为中心的社会,其结果导致形成了这种不用言传只用一种动作即能互相理解或相互心领神会的表达方式。

这就是我所了解到的日本和日本人——高度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和固守着的传统意识、等级观念,秩序,严谨,谦卑,内敛,还有骨子里追求完美和极致的执著,有一点古板但并非不苟言笑,有一点冷漠但并非不近人情。总而言之,这个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个民族也有很多令人钦佩之处。

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是不容抹杀的,但是军国主义不等同于日本人,更不要说相隔半个多世纪的后人了。所以,我对一些国人偏执的“小日本”仇视心理不敢苟同。还有一些人在渲染当代日本人对大陆中国人的蔑视,我想这是一些素质欠佳的同胞不够文明的言行举止造成的(譬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甚至想方设法逃票、在磁卡电话机上做手脚占小便宜等等)。据我的观察,日本人并非鄙视大陆中国人,而是鄙视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的人。对于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不管你来自何方,他们都会报以尊重和敬佩。弟弟所在的公司就是由几个中国的留日博士创建的,他们以实力在这个高科技发达的国度站稳了脚跟,自然也得到日本人的钦佩和敬重;两个侄儿在学校里学业优秀,钢琴弹得好、球也踢得棒,日本同学以和他们交好为荣。弟弟一家在日本已经十多年,但他们并不打算入日籍,两个孩子都同时学习中文,每年都要回国看望奶奶和姥爷,他们从来不会羞于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其实即使是日本人自己的群落,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绝不“亲密”,所谓相敬如宾,就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我以为,这才是社会人和睦相处的最佳境界。国人那种要么好得合穿一条裤子还嫌肥,一旦闹翻反目成仇就不共戴天;只要是同一团体的,无论对错不讲原则地一味纵容甚至包庇;还有就是热衷于窥视别人隐私,津津乐道于传闲话、翻云覆雨,这种人际关系才是真正不正常的。我想,对于国人毫无原则的“哥们义气”和几败俱伤的“窝里斗”,恐怕早已是名闻世界的话柄了。与其“打肿脸充胖子”,标榜我们的先人曾经如何如何,何如脚踏实地、躬耕田里,塌下身子把我们的经济搞上去。须知要赢得世人的尊敬,得从我们自身做起,难道不是么?


(国花,国魂)


(东京夜景)


(东京银座)


(时刻精准的新干线列车)


(高度现代化的都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人员,经核实后会立即予以删除或更改。

Copyright © 2018-2022 日本旅游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9075145号日本旅游指南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