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日本旅游攻略游记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日本旅游指南 本文内容

再别日本

发布时间:2021-05-03源自:日本旅游攻略作者:木星旅游阅读( )

一月二十三日,我因为工作只身一人从青岛去日本东京。这是我第二次去日本,是一九九七年九月阔别日本后,首次再踏日本土地。这次也是我一个人,但全然没有去年在西班牙的忐忑不安感觉。下了飞机后,我决定坐电车去东京。“JR”(日本国铁)线电车很快来了,提着行李箱就上了开往久里浜的电车,因为我第一次做电车去东京,不知道自己坐的对不对,心里多少有些不安,车厢里人很少,但有群从国内来的中国人,在旁若无人的叽里哇啦。心想,只要有大群中国人,肯定不会错。
电车在我熟悉的节奏中,向前行驶着,我的思绪漫无边际飘扬。整洁的街道从车窗外掠过,车厢里没有国内常见的吵杂声,乘客要么看报刊杂志,要么闭目养神,不能不令人感慨。我对日本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国人中恨日本的人多于喜欢日本的,而我对日本即喜欢又讨厌。我喜欢的是日本人善于学习、敢于正视自己,这也是日本近一百年来能占据世界强国一席之地的原因。世界上很多国家衰落之后,很难振兴起来,只有两个国家作到了,一个是德国,另一个就是日本。另一方面,我讨厌的是日本人尊敬强者轻视弱者,通俗地讲,欺软怕硬。中日关系将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
电车行驶了两个小时,抵达东京车站。我准备转乘有乐线地铁去后乐宾馆,事先已经委托驻日大使馆的朋友预定了房间。蒙胧中,我上了快车,一站到了新宿,只好将错旧错。因为政府在新宿京王饭店搞城市推介活动,再说我对新宿十分熟悉,临时改变主意,打算随便找个酒店住下,对接下来的活动方便。于是,我在新宿车站下了车,车站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这一切,我是那么的熟悉。本来想走西口,但转了半天,从南口出来了。新宿西口是东京都厅所在地,十分繁华,但比东口逊色得多,主要是电器店多,尤其照相机店多。我的佳能相机就是在西口“瑶道巴西”相机店买的。虽然已经夜里二十一点多,但西口仍然灯火辉煌,与八年前没有什两样。
天空已经完全黑下来,下着小雨。这和我第一次到东京的天气一样。八年前的留学生活历历在目。当年是日本朋友岩雄先生到机场接的我,乘高速火车到了东京,转乘电车到东长崎车站。我们俩一人拖一个箱子,冒雨到了我的住处。今天我一个人仍然冒雨拖着一个箱子,顺着马路走,我想看见饭店就进去。但一路上就没有发现饭店,于是我只好顺着路再往前走。我知道,华盛顿酒店就在前面,实在找不到,只好住华盛顿酒店了,虽然超标准。大约走出去十几分钟,还没有到华盛顿酒店,我怀疑走错了路,心里不踏实,于是我向一个走路的日本人问路,他说就在前面。又往前走了四、五分钟,。那个日本人往右首一指,告诉我到了,还把我领到了酒店深处的入口,告诉我总台在三楼。办完手续,已经十点多了,我决定去吃饭。
出了酒店,准备找家小饭店吃饭。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在一座写字楼下,有一个“樱花水产饭店”。于是我决定进去看看。有一对年轻人相拥着走上来,我想这个饭店可能适合我。这是个地下室酒店,里面热气腾腾,用餐的人仍然很多,都是一些“二次会”、“三次会”的人。日本人喜欢一晚上吃两次、三次饭,日语叫“一次会”、“二次会”、“三次会”。我靠门口坐下来,点了一份定食,定食就是套餐。这是我十分喜欢的一种就餐形式。与八年前比,便宜了许多,记得以前一份是一千日元,现在只有七百多日元。看来日本的物价下跌了不少,服务员都是中国的留学生。解决了饥饿问题,思维又活跃起来。实际上,我一踏上日本国土目睹发达的交通、丰富而科技含量高的商品、彬彬有礼的日本人,更多的是反思,日本为什么在这一百年时间里成为世界强国。这一点康有为思考过,章太炎去研究过,鲁迅在日本弃医从文也是受到日本崛起的启发。虽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日本的崛起的历史和中国的衰落历史毕竟都是短暂的,但日本是战败之后迅速振兴起来的国家,谁知道它还要强盛多少年呢!而我们衰落后再也没有振兴起来,日本的成功值得我们去借鉴。后来,我一个人又去这个店吃了三次饭。
第二天中午,新闻发布会一结束,我见没有什么事情了。我赶紧奔车站,决定利用下午时间去庆应大学三田校园看看,那是我八年前留学的地方。再次坐上绿灰色相间的山手线电车。在三田车站下了车,顺着当年上学的路,去庆应大学。马路仍然窄窄的,两侧店铺林立,路上都是学生模样的人,没有什么变化。快到大学校门的时候,路的右侧多出个“刀削面”餐馆,这绝对是当年没有的,整个店面是黑地红字,十分醒目。我想,如果是黄地红字也许更符合刀削面的特点。进了校园,依旧如此。我在院子里伫立许久,清楚的记得,九六年入学后的一天下午,身着校服的男生举着校旗排练,口号声气吞山河,颇有武士道精神。我感慨很深,这样的民族太可怕了。若不是夹杂着几个穿超短裙的女生跳起热舞,我还真以为战争开始了。后来,我才知道是庆应大学的啦啦队为一年一度的“庆早战”(庆应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校际棒球比赛)热身。在庆应大学的一年里,这个校园给我留下了众多的回忆。
我个人认为,庆应大学是日本民族崛起的里程碑,日本近代思想就起源这里,当然军国主义也起源这里。这里出了很多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桥本龙太郎等就毕业于庆应大学。校园里还保留着鹿鸣馆、图书馆等德国式建筑,圆形花坛里的几棵百年银杏树依然挺立,周围的椅子座满了课间休息的学生。拍摄几张照片,然后从当年上课的教学楼穿过,去后面的小卖店。在小卖店买了庆应大学校歌CD、领带和印有庆应标记的杯子。这些都是我当年觉得贵没有买。这些纪念品都有庆应大学的校徽——两支交叉的钢笔尖。出了小卖店,来到庆应大学老图书馆。这是一座德国式建筑,门前伫立着福泽谕吉的半身铜像。来庆应大学不能不瞻仰使日本走上富强的思想启蒙者。庆应大学的校训“笔比剑厉害”就出自大学创始人自福泽谕吉之口。我请路人为我在图书馆前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匆匆离开了校园,赶往下个地点-----池袋的东长崎,当年住过的地方。
从三田到池袋乘电车需要四十分钟时间,由山手线在池袋倒西武线时,我不知道到哪个站台坐车了。因为比当年多了一个站台。我问车站工作人员。他指示我坐开往所泽的电车。东长崎车站还是老样子,没有变化。我第一次往中国打电话时的灰色公用磁卡电话仍然呆在墙角。
出了车站就是东长崎的商业街“银座”,街道两侧仍然挂满广告式的彩旗,街道整洁,当年的肉店和菜店还在,胖老板仍然在展示他精细的刀功,我从他面前走过,他抬头望了望,显然他已经不记得我,我常光顾的杂货店已经改为弹子房了。来到当年的住所,一切依然如故,周围的环境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我当年住过的房子在二楼,从院子望去,似乎有人住,阳台上凉着男士衣服。院子里静悄悄的,见不到一个人,我在那里前后左右好一顿拍摄。东京就是这样子,十年之后去也是这样子,城市经过高速发展后,速度明显减缓,街道变化不大,仿佛城市处于静止状态,整个日本,除了小泉还活着,其他都死了一样,也许正因为这种”死”更可怕。
走出院子,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多,应该吃点饭了。于是我来到附近的烤鳗鱼店。饭店是一对老夫妻开的,这是我在日本吃第一顿饭的地方。鳗鱼米饭让我体味到了日餐的好吃。饭店依旧,刻在木板上的店名十分熟悉,但门上挂着“休业中”的牌子。饭店没有营业,不知道两位老人还健在否。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人员,经核实后会立即予以删除或更改。

Copyright © 2018-2022 日本旅游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9075145号日本旅游指南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