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雨中
小樽看精美图片请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8802e01009zef.html
或者更多游记至 http://blog.sina.com.cn/hedginglife
小樽,因为那部“情书”的日本电影,在意识中一直是一个到处弥漫着浪漫气息的,到处都是玻璃和音乐盒的小镇。从札幌到小樽的急行电车大约需时40分钟左右,而最后到达小樽筑港前的10分钟左右是沿着海岸线疾驰。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清晨的阳光下透蓝透蓝,十分迷人。
小樽最有名的景点也就是小樽运河。运河原来是为港口到仓库的运输而开,现在大部分已经填掉,留下的部分就称为今天小樽运河的景点。就像上海苏州河两岸的工厂仓库都逐渐被开发成创意中心或者餐厅,小樽运河两岸的的那些仓库也都被改建成了各式的玻璃工艺品或者料理店。
也许是为了给原来就已经充满在空气中的浪漫再增加一份情趣,到了小樽后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一会后又变成了倾盆大雨。刚好走到了小樽美术馆前,就进去准备躲一下,等雨停了再走。百无聊赖的坐在美术馆的台阶上,一个多小时了雨也没有停的意思。当中还有一个好心的老太太过来问我去哪里,她正好叫了车可以送我一程。北海道这样的边远小镇里热心的老人家还是真多。虽然婉拒了老太太的好意,不想给人家添麻烦,心里还是挺温暖的。看来一时半会的雨停不了,就去隔壁罗森买了把日本特有的透明塑料伞。打着伞开始在雨中漫步小樽。
因为下雨的关系,不想把尼康相机拿出来以防进水,小樽之行也就变成了美食之旅。用Nokia手机拍的照片从色彩的层次上比尼康差很多,看上去很flat的感觉。其实看今天拍的照片很容易就看得出来那些是尼康拍的,哪些是Nokia拍的。
快到中午时间了,也就开始找吃饭的地方。海猫屋是一家很有趣的餐厅,显然也是在一家老式工厂或者仓库上改建的。二楼放了两张巨大的横桌,横贯整个房间。屋子里淡淡地弥漫着摇曳的爵士歌曲。昏暗的灯光下,几对客人在桌边轻声慢语,这大概就是所谓小樽式的浪漫吧。
虽然知道海猫是一家咖啡店,而来这里是冲着海胆的薄饼而来。进门后居然被店员说服而点了今天的推荐菜,螃蟹pasta。三只张牙舞爪的螃蟹和Pasta炒在一起,味道一般得很。其实任何东西都一样,一下子拥有太多,不见得是可以享受得来的。吃完饭,沿着运河走,一路都是海鲜餐馆。
没有吃到海胆,总觉得好像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刚好路过“俺的小樽”食堂,里面有供应mini型的海胆盖饭,再也不用患得患失,自怨自艾了。
吃完了饭,如果有点甜点,那就更完美了。向前走小巷里刚好就是一家叫“Hotori”的甜品店。店里的布置也是老老旧旧的感觉。乐手看我进来,开始弹奏电子琴。我点的还是夕张的哈密瓜冰沙,端上来已经是香气扑鼻。我是唯一的客人,坐在俯瞰雨中运河的窗口,耳边荡漾的是轻柔的电子琴声,品尝着香甜的冰沙,雨中的闲情逸致又岂是平日里可以感受到的。
吃完了冰,打着伞再沿着运河走走,我喜欢这雨中的小樽,静谧而浪漫的小镇。最喜欢的是这家店的名字,小樽浪漫馆。
其实下次玩小樽,可以从南小樽站下,逛完北一哨子,然后到运河,最后从小樽站回札幌。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人员,经核实后会立即予以删除或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