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日本旅游攻略游记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日本旅游指南 本文内容

没有樱花和红叶的邻居之四——2009年国庆日本游(第六天和总结)

发布时间:2021-04-30源自:日本旅游攻略作者:木星旅游阅读( )

没有樱花和红叶的邻居之四

——2009年国庆日本游(第六天和总结)

第六天(10月7日)

这是在东京的最后一天,前一天晚上我就把行李都收拾好,最后用了一次酒店的电熨斗,我一定会想念它的。

早上起来后去酒店二楼吃自助餐,ANA洲际酒店还算不错,房间虽然没有大阪的希尔顿好,但是在寸土寸金的东京,房间的面积也算是不小了,不过酒店用早餐的地方较小,人又比较多,还得排队。

吃完饭后我们就在大堂集合,大巴载我们离开酒店的时候,有一位侍者出来鞠躬送行,我们从温泉度假村离开时他们的职员也是出来鞠躬送行的,这可能是日本酒店行业的传统。

东京皇居二重桥

今天的行程计划是去皇居参观,那里有二重桥,是拍照留念的标志景点。天上又淅淅沥沥地下了雨,我们沿着那条黑色小石子的路一直走到了二重桥那里,在那里拍照时也看到很多的中国旅游团,大家稍作停留后就返回大巴了。

导游还跟我们介绍了日本天皇家族,说他们很可怜的,没有户口,也就没有办法办护照和驾照,不能随便出去购物,不能随便出去吃饭,活动的范围很小,没有自己的隐私,自己的信件和垃圾都会被人检查翻看,日本的皇太子妃都从一个外交官变成了抑郁症患者,所以导游总结说皇族都喜欢网上购物。

去机场的路上

大巴朝东京成田机场开去。在高速上行驶的时候,导游指着路过的一幢建筑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垃圾处理厂,看上去这个建筑非常时尚,厂区洁净,根本看不出和垃圾沾边的地方。导游介绍说日本的垃圾处理技术非常先进,最终他们的垃圾被压成巨大的无害砖块,用于海底大陆架上的填埋和建造,一方面处理了垃圾,杜绝了白色污染;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日本的陆地版图。这点值得我们的城市借鉴。

另外导游还介绍,因为日本的土地随房屋的产权一起归私人所有,要建高速等公用建筑都会面临征地成本高和征地困难,而河流,山川,海洋属于国有,所以政府多半会把高速沿河、沿海修建。

住在洲际酒店时我从窗向外眺望,酒店旁边就有一个高架,我发现东京的“内环”高架道路都是上下两层的,上层来,下层去,来去的车辆可以完全分开。这是不是能解决上海内环高架太窄,但是周围有太多建筑,动迁成本太高的问题。上海可以效仿东京的高架道路在现有的内环高架上面加一层,这样也不用拓宽内环,加高即可,成本应该低好多吧。有兴趣地话可以论证一下可行性。

到机场还会路过迪士尼乐园,看着这片梦想变为现实的城堡建筑,真令人感慨。一路上都比较顺利。办票时人很多,很挤,到机场入候机厅时我们都和导游拥抱告别。

导游一路也比较辛苦,开始我还觉得她很好,她表现的很爱中国,对我们充满感情,其实这种感情更多的是日本式的礼貌。

之后她有些地方就做得不太好,比方说一个团员问能否从东京的洲际酒店乘地铁到银座,她说没有,还是打车过去好。其实后来我看地铁线路图,我们酒店旁边的地铁线就是银座线,可以直接坐到银座站。

还有就是第四天的安排,先乘大巴开了一上午,又乘了一个小渡轮将近2小时,因为下着雨,这7、8个钟头没有什么景色。不如安排我们乘新干线到东京,省时省力。另外关于在京都的高台寺外边喝茶,应该改去更为著名的金阁寺。我提前做的功课也算多了,还是有很多地方顾及不到,有好多人报名参加旅游团就是图省事,那岂不是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当然这不能全怪导游,也有旅行社安排的问题。我后来看了看去日本旅游团队的安排多半都是:大阪城公园(不登城),皇居(门口拍照,这也没有办法,因为只有涛哥之辈才能进入),但是常规线路一般都会安排去京都的金阁寺,东京的浅草寺。我们这次的行程可能由于时间关系,安排上无法一一兼顾。所以得出结论:先跟旅游团转一圈,因为新到一个地方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虑,生怕会出现什么没有预料到的状况;下一次就可以自助游了,自己安排行程更机动、更合理。

东京成田机场

进入东京成田机场的免税店后大家都开始最后的疯狂购物,准备把日元用光,那里有个免税店的活动是满10000送1000的券,我们买了日式青酒,资生堂的洗颜皂,BB霜(韩国产),法藤项圈(有日本制和新加坡制两种,价钱差不多,但是日本制的是那种类似布的绳子,新加坡制的是那种类似塑料的绳子),送的券买了些果子(1000日元),巧克力。还把所有的日本硬币凑起来买了零食。

只用飞2个多小时就到上海浦东机场了,从这点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比飞到海南还要近。我们顺利地回到了上海家里。

总结

总体来说,我感觉日本人还是比较讲究规则的,当然是对他们在自己国家而言,在我们国家他们的表现可不是这样,当然那是过去的战争年代,现在的日本人应该不是那样了。

据有深入了解日本人的中国人讲,现在的日本人,对过去的日本历史并不关心,也没有兴趣了解,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也压根理解不了中国和周边国家对他们的成见。

听上去令人遗憾,真希望中国伤害了别的国家也能这样不放在心上就好了,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德国人。

走在日本街头几次,也看到过流浪汉,也看到过地铁桥下的垃圾,但是总体说来,毕竟日本是发达国家,而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个差距是无法忽略的。我们繁华的大城市和他们的差距尚能丈量,但是我们广大的农村和他们的农村是难以比较的,真的是只能望其项背而不可追。

看到这些,我真希望中国赶快发展,落后弱小就要挨打,看到这个虎视眈眈的邻居,我们真得好好提防。可能我有点杞人忧天,但是记得哪一天看到一条新闻报道,说直到今年中国的军费才首次超过日本——这个应该只有自卫队的国家,真不知道怎么能花这么多的钱。

没有最密集,只有更密集

我还有一个体会:原本我一直感觉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是不是建设得太密集,有点发展过度了,但是去过大阪和东京我才感到:“没有最密集,只有更密集”,如果苏州、嘉兴、杭州和上海也像关西地区的大阪、京都、神户一样被地铁紧紧联系起来,那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范围会更大,各个城市的相互协作,促进发展的空间也更大。

如果今后地铁也像日本那样发达,我们关于城市的狭隘思维也可以改改了,未必一定要住在市中心,换个乘地铁一个钟头就可以到市中心的地方住也丝毫不影响生活质量。我正准备先知先觉地买个升值潜力大的房子,没有想到的是现在乘地铁一个钟头可以到市中心地区的房价都提前涨到位了,没有什么升值的空间。我要昏倒了……

跟东京比上海的食品就便宜多了。不过上海的房价和大阪、东京有的一拼,这就能看出来上海的房价有多畸形了。现在上海的房子实在是太贵了,我感觉已经透支了,但是现在有钱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这么贵的房子照样都能卖完。难道中国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用我可怜的那点金融理论真的无法解释。

日本的厕所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厕所都很干净,没有什么味道,有的厕所你一进门,就有音乐响起,基本每个厕所都备有儿童座椅,换尿布的台子,特别是迪士尼乐园,厕所里的换尿布台非常方便。我亲眼看见有个妈妈让小孩站在尿布台上,在给他换尿布,台子很大,也很干净,使用起来很方便。

无论是我们在大阪空中庭园花园看到的厕所,或者大阪城公园的厕所,轮渡上的厕所,或者吃饭餐厅的厕所,都非常干净。厕座旁准备的卷纸都非常充足,里面也没有什么味道。厕所如此干净,不光是打扫的功劳,更多取决于每个人使用后对卫生的保持。这就和整个全民的卫生习惯分不开了。

我们国家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连喝的水都缺,更不要提清洁的厕所。所以经济发展后才能讲到“文明卫生”,否则从何说起呢?先要活着,之后才能谈到生活。

LD认为从厕所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思路,甚至可以推测出企业的发展空间。我认为一个美味的餐馆,再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厕所,那就能令我死心塌地的追随了。可见厕所虽小,但却是非常重要的。

老弱病残的设施

我还有个感触是日本对残疾人非常关照,使得残疾人活动起来很方便。在东京乘地铁时我亲眼看到有盲人独自在乘地铁,他顺着盲道走,完全看不出他是盲人,上班的地铁很挤,但是日本人都不会占用盲道,我们不知道,一群人在等导游,很不好意思地站在盲道上。没有想到一个人朝着我们直接撞了过来,我们还纳闷他怎么不看路,后来才发现他拿着个盲杖,是位盲人,实在是对不起,这个盲人肯定很奇怪,怎么今天有人挡在盲道上。

在中国,残疾人当然也能得到社会的照顾,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能够独立自主的生活比受到照顾更重要。受到照顾,只能让自己感觉到没有用处,像个废物;如果能和健全人一样乘地铁上班,一样工作生活,这种待遇更尊重生命,更鼓舞人心。

我们的街上也有盲道,但是或多或少会被占,而且我们的盲道更像是一种摆设,存在仅仅是为了评比文明城市,而不是方便盲人。我都不相信会有盲人走,更别说施工的人了。更不要提按照盲人的感觉去设计、去体验。我看到盲人拿着盲杖更多是沿着上街沿(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边缘)走,可能那样更方便。

而且在日本年纪大的人坐着轮椅,基本上什么地方都可以去,我们在空中展望台就看见有老人乘轮椅上去游览,不像中国,乘着轮椅也有很多地方去不了,到了台阶,需要别人帮忙抬上抬下,这极大地限制了老年人出门的热情。

总体说来,先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一次,为下次的自助游做好准备,下一次,应该更好的尝试一下日本的美食,我想去的金阁寺,浅草寺雷门也能亲眼目睹,肯定会有别样的体会。我们小时候是看着《聪明的一休》长大的,所以我很想看一看金阁寺,据说是幕府足利义满将军的别墅。

这次去日本,没有看到樱花和红叶,这个没有樱花和红叶的邻居,令我有很多的感想,真心希望我们国家也能多注重环保,不要在内部乱起来,经济健康发展,早点强大起来。


(皇居二重桥)


(日本特色的人力车)


(京都鸭川)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人员,经核实后会立即予以删除或更改。

Copyright © 2018-2022 日本旅游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9075145号日本旅游指南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