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30源自:日本旅游攻略作者:木星旅游阅读( )
今天先去了皇宫东御苑,然后去了靖国神社。
皇宫位于东京火车站附近,面积1平方公里,隐藏在大片树林和庭院的深处,是日本天皇的居处(因此日文叫“皇居”)。这里本是德川家族居住地江户城(最早为太田道灌始建于1457年,后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入主江户,至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年间全部落成。与此同时,日本桥、银座大街等相继建成,江户城初具规模。进入明治时代,天皇一家入住江户城,其名称也先后由江户城、东京城、宫城直至今日的皇居)。它分内苑和外苑两部分,内苑为日式庭院设计,有10万余株树木,郁郁葱葱。主要部分叫“新宫殿”,系战后所健,居中的正殿是天皇会客或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长和殿是天皇生日接受群众祝贺之地;丰明殿为宴会厅;吹上御所则是天皇居住地;东御苑是对外开放的部分皇宫庭园。外苑为西式设计,建有纪念馆、棒球场、体育馆等设施,俗称皇居前广场,已辟为对外开放的公园。
由于没赶上对外开放时间(皇宫每年对外开放两次,一次是新年——1月2日9:00-15:00;另一次为天皇诞辰日——12月23日8:30-13:00),我们没能进去参观宫殿(说实在的,看过北京城的故宫,恐怕走遍世界都已“除却巫山不是云”了),只在外边看了看,拍照留念。
皇居前广场松青柏翠,绿草如茵。靠近皇居附近的地面,则以碎石子铺路。沿着垂柳婆娑的护城河走,可以看到东南城壕上架着一座造型庄重优美的双拱石桥,就是著名的二重桥,过了桥便是皇宫的正门,所以二重桥也被看作是皇宫的象征。东侧,高耸着一座三层城楼,称为“富士见撸”,无论站在哪个方向望去,三层城楼都以同样的造型出现在人们眼前,因此又称为“八方正面城楼”。
东御苑作为日本皇家的御花园,和我们故宫的御花园相比有所不同。故宫御花园奇花异草,水榭楼台,曲径通幽,更有飞檐雕花琉璃瓦的亭阁,最具江南园林特色。而日本皇宫的东御苑则不同,它相当空旷,道路宽阔、古木参天,依山势而建,随处可见巨石垒就两两相对的巨大方墩,据说过去为一道道防卫的护宫门,有一点像紫禁城宽可跑马的城墙,墙上耸立着参天古柏。东御苑里建筑不多,相隔很远才会见到日式的一到两层风格简洁朴素的房舍,过去做什么用的不得而知,现在是作为游人休憩之所。苑内除了道路广植树木,据说有一代日本天皇是植物学家,因此院内许多珍稀植物,都挂有说明牌,可惜我们不懂日文且植物学的知识贫乏。再有就是巨大的草坪以及名为“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的庭园遗址,可见池塘木桥亭台,池中游鱼历历可数。如果把两国的御花园作一比较,中国的小巧玲珑,雍容华贵,日本的则厚重拙朴,洗尽铅华。
靖国神社离皇宫步行有半个小时路程,它在旅游景点介绍中根本没有一席之地,只因近年来日本首相的参拜频频受到谴责,反而成就了这一景点的红火。不过据说,自从日首相参拜后,天皇再也没有去过。外来游客到此,不外是想看看这个靖国神社到底什么样。其实日本的神社多如牛毛,每个县、市、社区都有自己的神社,建筑布局也都大同小异,只因这靖国神社为天皇所建,故有所不同。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靖国神社供奉的亡灵,最早从明治2年(1869)6月戊辰战争中战死的3588人始,之后有佐贺之乱,西南战争,日清战争,日露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满洲事变,支那事变,大东亚战争等事变和战争中战死的军人,此外有嘉永6年(1853)的“黑船事件”,以至明治元年到15年间幕府制度末期多难时代的“安政大狱”,“禁门之变”等事件中为国献身的仁人志士,还有在战场上发挥博爱精神的红十字会成员、随军医疗救护人员、女子通讯话务人员、军工厂工人、民间防空组织人员以及冲绳鹿儿岛“对马丸”轮上被无辜炸死的儿童等等的亡灵,总计达2466000余人。其中比较特殊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联合国以战争罪犯判处的1000余名战犯,在靖国神社中称为“昭和殉难者”。 靖国神社的重要祭典每年有两次,“春季大典”为每年4月21-23三日,“秋季大典”为10月17-20四日,祭奠由天皇亲派的御使主持,皇族亲临参拜。自神社创立以来,天皇和皇后同时亲临参拜的,明治时代有11回,大正时代5回,昭和时期54回。此外神社还经常举办新年祭,建国纪念祭,祈年祭,昭和祭,御创立纪念日祭,明治祭,新尝祭,天皇御诞辰奉祝祭等等。
就游馆:靖国神社于明治15年(1882)开馆的就游馆,是以展示近代日本战死者遗物以及与各战役有关物品的一个历史博物馆,平成14年(2002年)进行了扩建,一二两层充实了展品,有战时的遗品,遗书,遗照,当时的火车头,战斗机,武器以及被击落战机的残片等,成为一个立体的学习近代战争史的场所。
我们参观靖国神社的当天,看到自神社山门至“游人下乘”处,很长距离内分四列停满了大巴车,但步入神社内却并没有看到有多少游人。不过据说由于国际社会的舆论,除日本右翼为达政治目的利用每年的春秋季大典造势之外,来此观光者多,祭拜者少。而且平成天皇是反对在靖国神社供奉战犯的,因此继位以来从未到靖国神社参拜过。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级的专门用来安放历次内外战争中丧生亡灵的神社,我们还是见到一些也许对受过日本军国主义战争迫害国家和人民不能容忍的景象。譬如神社内到处可见的二战中某番号军兵种战友会的“献木”(捐种的树木),送夫上战场的妇婴雕塑以及战马、军犬的雕塑,还有就游馆中展品及宣传印刷品中文字的表述等等。其实,战争对于任何一方的人民来说都是劫难,看到送夫上战场的妇婴雕塑,我感到的是深切的悲悯,除了战争狂人和怀有图谋的政客,谁不企盼和平安宁?
从靖国神社的山门走出来时,看到正对着它的是东京理科大学的牌子,毕竟已经不是战争年代了。或者说,在经济实力,人才竞争这场没有硝烟的现代战争中,我们与其斤斤计较于每年春秋祭典中日本首相是否参拜供奉着战犯的神社,何如把精气神儿和人力财力用在发愤图强、振兴国家和民族上?
(大皇宫二重桥,富士见橹)
(皇宫御花园内景)
(靖国神社正殿门)
(靖国神社雕塑)
(靖国神社就游馆)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人员,经核实后会立即予以删除或更改。
Copyright © 2018-2022 日本旅游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9075145号日本旅游指南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