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9源自:日本旅游攻略作者:木星旅游阅读( )
我们的日本关西之旅,分别是在京都四天、宇治一天、奈良二天。其中宇治市是连接京都和奈良的要冲,自古以来要渡过湍急的宇治川,只有选择在这里渡河,是必经之要道。宇治还是《源氏物语》中最后的“宇治十贴”的场景发生地,是京都自古以来的踏青之所。宇治川两岸的寺庙神社非常繁荣,最著名的便是宇治上神社和平等院两座世界遗产。
5月17日离开京都,出发去宇治。先去了别名“花寺”的三室户寺,遗憾的是,镇寺之宝的紫藤花和紫阳花都没有见到,只看到了零星开放的杜鹃花。离开三室户寺,前往宇治川方向,一路上沿着弯弯曲曲的民居之间小路步行。
在宇治桥这里看到了奔腾向北的宇治川,没有过桥,而是往东岸走,这里的沿河民居将我们与宇治川隔开,清静高雅的民宿、饭馆不少。没多久看到了宇治上神社的指路牌,转弯便发现了一片葱茏森林中的红色大鸟居。宇治上神社是由于对其建筑物进行年轮测定,推断为日本现存最古老神社建筑,因而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入内参观,神社背倚着长满树木的崖壁。木结构的国宝本殿样式朴素,顶部保留了古风的柏树皮葺顶,本殿使用的梁柱、门窗棂、地板都保持了木的原色。本殿前用白砂堆起两座砂丘,据说这里乃是神明降临之处。本殿右方的拜殿屋檐为线条优雅的合掌造型,再往右还有两座小小的合掌型拜殿。
我对于日本神社的兴趣,远不如寺院,日本佛教自中国传来,日本寺院无论是其宗派所属还是建筑样式,都与中国寺院一脉相承,于我不无亲切之感。然而日本神社所主要祭祀的是日本天皇乃至大和民族的祖先,对此就了解无多,因此在这里仅仅是体会着神社古老幽静的气氛,另外,神社周遭茂盛植物的绿色也予人以洁净之感。
顺便去宇治神社看了看,出来就看到了通往中之岛的朝雾桥。站在朝雾桥上俯视脚下,水势汹涌的宇治川壮阔无比。往它的上游眺望,宇治川在群山之中蜿蜒流淌,出口处十分狭窄。两岸的山坡上长满浓绿的葳蕤树林。
朝雾桥的名字是缘于宇治川清晨多雾的天气状况。平安时代的诗人藤原定赖这样描绘宇治川:
朦胧曙色宇治川,迷蒙雾气断还连。
遥望急流浅滩处,无数鱼梁河水间。
宇治川是从琵琶湖流出的濑多川下游,是具有丰富营养的激流,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然而时代变迁,现在的日本人几乎都不吃河鱼了。
中之岛是宇治川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经由朝雾桥连接着东岸,另有两座小桥通往平等院所在的西岸。岛上树木参天,景色宜人,亦为宇治的赏樱名胜。在岛中央有一块
“宇治川先阵”之碑,记录了源赖朝讨伐木曾义仲时,部将佐佐木高纲与梶原景季互相争先抢渡“西国第一大河”宇治川的故事。比起情感细腻的宫廷剧本《源氏物语》,我更爱读的描绘源平盛衰的历史小说《平家物语》中,详细而有趣地记载了这段武将之间不择手段争夺功名的故事。
中之岛由两座独立的小岛组成,“宇治川先阵”碑所在的是橘岛,另一座名叫塔之岛,顾名思义,塔之岛上有座十三重石塔。塔其实不高,还不及通常寺院的三重塔。
我很爱看每年的NHK大河剧,尤其是每集片尾一分半时间的纪行,介绍与剧情相关的旅游景点。一般来说,很少有重复的景点,但是平等院少说也出现了三回。因此我认识了宛如漂浮在池塘上的平等院凤凰堂,那种绝世之美令我心灵颤动。来到宇治,想到平等院离自己越来越近,一种无与伦比的幸运感油然而生。
离开中之岛,踏上宇治川的西岸,走到平等院的南大门,心里已是激动不已。然而,平等院的参拜道却如同故意似的,要我们从凤凰堂的后面、侧面,慢慢地接近这座具有旷世之美的古老建筑,揭开它的面纱。
当我们走到凤凰堂正面的时候,完全被它的不可思议之美所倾倒。凤凰堂原名阿弥陀堂,本尊阿弥陀如来坐像供奉在它的中堂里,两侧对称通透的翼廊象凤凰展翅般地左右延伸,与中堂背后的尾廊一起环绕着中堂。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这座建筑,可以说百看不厌。
中堂屋顶两端的那对振翅欲飞的金铜制凤凰,雕刻线条的优美仿佛带有种律动之感,在明媚的阳光下显现出夺目的光彩。中堂的阶下,一座高大厚重的石灯笼常年供奉着阿弥陀如来。
凤凰堂临于净土式庭园的阿字池,翩若遗世而独立,正如位极人臣、享尽世间荣华富贵的建造者藤原赖通一心希望将它建为西方的极乐净土。我们心荡神驰地仰望着凤凰堂,陶醉在梦一样的心灵世界里。
历史上的平等院曾多次沦于兵灾,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336年,被后世誉为“军神”的楠木正成与足利尊氏隔宇治川对峙时,做出使他的名誉蒙受污点的举动,他下令烧毁平等院各处伽蓝,使之无法成为足利部队的本阵。然而,凤凰堂却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幸存了下来,直到如今,我们仍然可以欣赏到与一千多年前的它完全相同的美妙姿态。
平等院的塔头最胜院里,埋葬着从三位入道朝臣源赖政之墓。源赖政以七十七岁高龄起兵反抗晚年强梁无道的平清盛,最终不敌平氏大军,困守平等院并在此兵败身亡。终生酷爱和歌的他临终作了一首辞世歌:
叹我如草木,永年土中埋。
今生长已矣,花苞尚未开。
歌中所吟诵的运命将至而花苞未开,正是作者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慨叹和遗憾。这首充满感伤的和歌,与美丽的平等院凤凰堂一样,令人难以忘怀。(记于2012年6月8日)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人员,经核实后会立即予以删除或更改。
Copyright © 2018-2022 日本旅游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9075145号日本旅游指南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