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8源自:日本旅游攻略作者:木星旅游阅读( )
日本是个深受佛教熏陶的国家。但是经过千余年的本土化,日本佛教既有其独自的发展历史,也产生许多特别的,甚至令人费解的文化。日本和尚为啥可以吃荤以及结婚?日本古时的僧兵和少林寺武僧有什么不同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佛教是怎么传进日本的?
佛教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在公元六世纪的古坟时代后期。朝鲜半岛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百济国,向当时的钦明天皇致赠了一座金铜释迦佛像。
朝鲜半岛金铜佛像
日本埴轮
说到古坟时代,大家应该都看过「埴轮」这种由黏土烧制,童趣而滑稽的殉葬品,这便是当时日本造形艺术的代表了。因此当金光闪闪瑞气千条,而且形象逼真的佛像来到日本,天皇与众臣都拜倒在这前所未见的庄严外貌下。以此为契机,更多的佛教文物、经书开始进入日本,来自半岛的渡来人也在日本盖起了寺院、佛塔。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佛教公传」。
起初,泛灵信仰的日本人只是把「佛」当成神明的一种来崇拜。但久而久之,随着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日本人开始意识到这是一种与传统神道不一样的宗教。在大和朝廷中,有些主掌祭祀的豪族如物部氏,对佛教采取反对的立场,而崇佛的苏我氏则联合圣德太子、渡来人等势力对物部氏发动斗争。随着反佛派被打倒,佛教更进一步在日本生根,并成为镇护国家的宗教。
圣德太子为了答谢四天王庇佑崇佛派胜利而兴建的四天王寺
日本佛教为什么这么多宗派?
其实各种宗教都会因为教义见解不同而有宗派之分,佛教当然也不例外。日本佛教早早就与神道融合,在缺乏其他宗教竞争,内部又持续激荡下,呈现各宗派百花齐放的状态。
奈良时代,因为对佛经中哲学理论的钻研而产生「南都六宗」。这时期的宗派比较像是不同领域的学科,兼修多宗的僧侣亦大有人在。
从东大寺的别名「大华严寺」可知其为南都六宗里的「华严宗」代表寺院
平安时代,“留学僧”空海与最澄引进了唐朝的佛教。空海学习的是密教,回到日本后创立真言宗。最澄学习天台宗,但因唐朝密教极盛,所以最澄的日本天台宗也包含了密教的修法。平安后期,末法思想漫延,人们寻求立刻离苦得乐的法门,因此净土宗大行其道。
空海创立的东寺
鎌仓时代,由于对腐败的旧佛教的反抗,以及延续末法思想的不安,更多面向平民百姓,要求用人人都做得到的简单修行就可获解脱的新宗派因而诞生。其中到今日都还具有广大影响力的,包括以打坐、参禅追求顿悟的禅宗、唯一信仰法华经的日莲宗、以及相信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被救渡的净土真宗等。
鎌仓建长寺,鎌仓时代是各种佛教新宗派大鸣大放的时代
「僧兵」是什么?为什么日本会有僧兵?
大家可能曾在影视或动漫里看过「弁庆」这位传奇僧兵,或者在游戏里知道战国时代有兵力足以和武士抗衡的寺院。为什么慈悲为怀的佛教会出现动刀动枪的僧兵呢?这得从种田这件乍听之下很普通的事讲起。
在古代日本,寺院为了维持日常营运要靠自己种田,而寺院的田地是可以不用纳贡缴税的。在古代米=钱,伴随着拓地开垦,以及农民为了避税而将田地捐给寺院,许多寺院掌握了庞大的领地与财产,这就是日本古代的「庄园」。富甲一方的庄园为了防范盗贼,乃至其他势力的侵略,必须有自我防卫的力量,于是「僧兵」这种僧侣身份的武装集团便诞生了。
有了武力,声音自然就会大起来,因此日本的僧兵可不像少林武僧「专守防卫」。只要寺院认为朝廷损害权益,或者有何处置不公,便会发动僧兵,手持薙刀,扛起神轿杀进京都进行抗议,甚至跟武士演出喋血街头,这是平安末期的一大动乱来源。
比叡山延历寺的僧兵让它从京都守护者变成麻烦制造者
有钱有地又有兵的寺院到了战国时代,更足以对抗各地的大名。例如平安时代就让贵族天皇头痛的老字号-延历寺、不止僧兵强大,更能发动狂热信徒推翻领主的本愿寺、能够自行生产铁炮(火绳枪),具有佣兵性质的根来寺...等等。不过在织田信长的讨伐下,加上丰臣秀吉平定天下后发布禁止民间持有武器的「刀狩令」,僧兵也渐渐没落,在江户时代走入历史。
日本和尚为什么能娶妻、吃肉呢?
其实在明治维新以前,几乎所有的宗派都遵从不荤不淫等戒律,唯一允许「肉食妻带」的,只有亲鸾所创立的净土真宗;而打破戒律的初衷,其实是对社会底层民众的慈悲。古时的日本是个阶级严明的社会,而从事狩猎、屠宰、制革、行刑这些涉及杀生,被视为污秽工作的,都是被称为「非人」、「秽多」的贱民阶级。
贱民无权选择自己的身份,也无法为了修行而不谋生。亲鸾因此提出了「恶人正机说」:阿弥陀佛连善人都救了,更何况是恶人?
乍听之下好像是歪理,但是亲鸾认为比起自力修行向善,自认为是个好人的人,那些不得不造业,但认知到自己的罪,而愿意仰赖佛的「他力」来解救,虔诚诵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反而更接近极乐净土。这不但是对贱民阶级的救赎,也是对由贵族所垄断,不食人间烟火的平安佛教的反对。亲鸾更带头破戒,吃肉娶妻,自称是「非僧非俗」的「愚秃」。净土真宗也因此受到劳苦大众的支持,成为日本最大的宗派。
亲鸾像
明治时代,政府宣布僧侣可以食肉、娶妻及蓄发。一般认为这是在神道国教化的同时,想借佛教世俗化来确立神道的优位。既然已有净土真宗当先锋,于是「肉食妻带」也渐渐扩散到各宗派。不过绝大多数的寺院在境内依然禁止荤酒,僧侣要前往本山进修或出任职位,也必须单身赴任。
为什么走进某些寺院里,却没看到佛像呢?
在某些寺院,我们可能会看到佛坛的门扉是关上的,参拜者无法看见佛像;有时连佛堂的大门都上了锁,进都进不去。这固然有不少是基于保护文化财的考虑,但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那就是日本的「秘佛」观念。
日本固有的神道原本就认为神存在于自然,是没有形体、不可见的神圣存在,因此佛教也难免受其影响,为了维护其神圣崇高而让佛像无法被轻易看见。另一方面,密教主张佛的「真实密意」不可轻易揭示,有强烈的神秘主义倾向,因此将佛像设为秘佛的做法也较普遍。而且密教佛像有许多面目狰狞的明王像,也有呈现男女互拥姿态的「欢喜天」之类的双身佛,为了避免不理解其中意涵的人心生恐惧或误解佛理,因此不公开展示佛像,也被认为是密教多秘佛的原因之一。
日本多数的秘佛在一年中通常会有某几天的特别公开日,让大众机会一睹佛像的面容,秘佛的公开称为「开帐」。但是也有些佛像数十年才开帐一次,甚至有永不开帐的「绝对秘佛」。
信州善光寺的阿弥陀如来是日本最著名的绝对秘佛
寺院有「总本山」「大本山」之类的称号,是什么意思?
「本山」是指各宗派内具有特定位阶的寺院。通常一派里地位最高,相当于「总公司」的寺院会称为「总本山」或「大本山」,下面还有本山、别格本山等位阶,最基层的寺院则为末寺,从总本山到末寺之间各级寺院具有上下关系。江户时代幕府强化了寺院的从属体系,强制无所属的中小型寺院必须成为某本山的末寺,藉由这种本末制度来有效控管全日本的寺院。
现代在口语上,「总本山」有时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中地位最崇高者,例如前身为日本第一所师范学校的筑波大学号称「教育的总本山」,横滨某老牌拉面店也以「家系拉面总本山」为广告牌。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人员,经核实后会立即予以删除或更改。
Copyright © 2018-2022 日本旅游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9075145号日本旅游指南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